江苏省臧氏文化研究协会 编的《臧氏讲堂》定稿,预计2018年阴历3月出书!欢迎宗亲踊跃订购,订购人数越多,每本书的工本单价越低。
家族,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。但在中国的传统社会,家族不仅是社会最稳定的基础结构,同时,家族制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它的封闭性和自足性,既是独特的存在,也是“东方奇观”,这一现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学性资源。
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是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,虽然具有浓厚的血缘小团体性、宗法狭隘性。但它强调忠孝节义的文化观念,强调人生的社会贡献和价值,对于建设当代社会伦理,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,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姓氏,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。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。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。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,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。因此姓氏的产生,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,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姓产生后,世代相传,一般不会更改,比较稳定,而氏则随着封邑、官职的改变而改变,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。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。
“姓者,统其祖考之所自出;氏者,别其子孙之所自分。”自古以来,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。姓是一种族号,氏是姓的分支。秦汉以来,姓氏合为一体。
家族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,一般是指以家族的存在与活动为基础,以家族的认同与强化为特征,注重家族延续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文化系统。包括宗法、族规、家训等相关行为规范,祭祖活动等相关仪轨,族徽、族歌、宗祠等相关标志物和物质载体,家族的气质、传统等精神特性。其中精神特性为其灵魂,它是千百年来通过一系列的约束和仪轨而内化沉淀下来的相关特质,它是区别不同家族的根本。
家族文化,是一个家族的基业,能促进家族的团结,形成积极、乐观和向上的生活态度,是家族成员心理上的依靠。这就意味着家族文化不单单是指一个好的文化气氛,更是精神上的支撑力量。
一个民族如果摒弃和遗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,那么这个民族就失去了民族魂,其民众就没有了民族自豪感。没有了民族之魂就失去了信仰,失去信仰就连道德底线也将崩溃,最终导致诸乱象生就可想而知了。家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单元,诚然家族文化的失落所带来的恶果,同样不容忽视。
本文收罗和整理全国臧氏家族的文化和历史,通过对来自于古籍、方志、家谱、网络等臧氏文化历史的挖掘整理,汇编成册,其主旨在于弘扬传统文化,重树家族精神。
另外,必须说明的是此文得到了臧运和、臧著忠、臧设年、臧凤才、臧迎春、臧国真、臧武平、臧远希等前辈贤达的启发和支持良多。在此对这些为臧氏文化作出贡献的有识之士表示诚挚的敬意。